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为什么单片机都要延时

为什么单片机都要延时

单片机菜鸟求教,关于延迟和按键去抖的问题 1、同样周而复始。结果那1s时间内,什么都不显示,当然就看到数字不见了 解决办法就是采用定时器中断。不管是按键用中断也好,显示...

单片机菜鸟求教,关于延迟和按键去抖的问题

1、同样周而复始。结果那1s时间内,什么都不显示,当然就看到数字不见了 解决办法就是采用定时器中断。不管是按键用中断也好,显示用中断也好,只要其中一个定时器中断,问题就解决了。

2、延时去抖:在检测到按键按下后,加入短暂延时(如10ms),再次检测按键状态,若仍为按下,则确认按键动作。分时去抖:利用定时器或时钟,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检测按键状态,通过多次采样和断来消除抖动。

3、抖动一般是5~10ms,10ms可以,对时间没太大要求,大于10ms也可以比如20ms,不过太大了程序运行就费时间,看需求做吧。

4、消抖的目的就是为了要除去信号在高低电位之间弹跳所造成的不正确输入,就是交错出现的01那段,一般抖动持续的时间是3-10毫秒。

5、去抖动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去抖动的方法,就是对按键进行多次的检测,每次检测都被按下,才认为按键被按下。去抖动要采用多次采集的方法,中间的间隔可以使用延时或者使用分时的思想来进行去抖动,一般的去抖中都是用分时思想去抖动。

6、电阻分压与消抖:在51单片机的按键检测电路中,R3电阻通常选取为7K。该电阻作为分压电阻,可以有效降低按键抖动对电路的影响。7K的电阻值在保证足够分压以避免I/O口直接受到大电流冲击的同时,提供合适的阻抗匹配,避免信号传输延迟。

单片机延时一次的实际时间与什么有关?

1、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延时时间可能受到单片机运行环境的影响,如电源电压波动、温度变化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晶振周期和机器周期,进而影响延时的准确性。总之,单片机延时程序的延时时间通过精确计算指令次数来实现,这需要深入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晶振频率、机器周期和指令周期等。

2、单片机的延时程序通过指令来达到延时效果,这个时间等于的指令需要的时间,而一个指令需要的时间叫做指令周期,这个时间等于若干个机器周期。

3、如果想精确延时,一般需要用到定时器,延时时间与晶振有关系,单片机一般常选用1059 2 MHz、12 MHz或6 MHz晶振。第一种更容易产生各种标准的波特率,后两种的一个机器周期分别为1 μs和2 μs,便于精确延时。本程序中假设使用频率为12 MHz的晶振。最长的延时时间可达216=65 536 μs。

4、_nop_的延时时间是一个机器周期,与晶振的关系是:osc/12/1000000微秒 比如12M晶振,=12*1000000/12/1000000=1us delay(1)则不知道是多少延时时间了,这与你的子程序本身有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