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天上谣赏析
- 教育资讯
- 2025-02-21 08:11:51
- 3
.png)
《李白天上谣》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
《李白天上谣》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png)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这首诗以月亮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思考。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1.题目“天上谣”中的“谣”字,指的是民间传唱的歌曲,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诗人在此以“谣”为题,暗示了这首诗的神秘性和超脱感。
2.第一句“青天有月来几时?”以疑问句的形式开篇,表现出诗人对月亮产生的时间之谜的困惑。这里“青天”指的是高远的天空,寓意着诗人对宇宙的无限向往。
3.“我今停杯一问之”中的“停杯”意味着诗人放下手中的酒杯,专心致志地思考问题。这句话表现了诗人对月亮的热爱和追求。
4.“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月亮与人的关系。诗人认为,月亮虽然高悬天空,但人们无法触及,而月亮却似乎与人相伴。这种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敬畏和亲近。
5.“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两句,以“飞镜”比喻月亮,描绘了月亮在天空中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6.“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两句,再次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向往。诗人看到月亮从海上升起,却不知道它何时会在云间消失。这里暗示了人生短暂,时间易逝的哲理。
7.整首诗以月亮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和时间的思考。诗中既有对月亮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白天上谣》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诗意的佳作,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本文链接:http://www.hoaufx.com/jiao/575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