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李白搁笔典故

李白搁笔典故

李白搁笔典故源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段轶事。据传,李白年轻时曾在江上泛舟,饮酒赋诗,自谓“谪仙人”。一天,他在船上与友人相聚,酒后挥毫泼墨,诗兴大发,即兴赋诗一首:白日...

李白搁笔典故源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段轶事。据传,李白年轻时曾在江上泛舟,饮酒赋诗,自谓“谪仙人”。一天,他在船上与友人相聚,酒后挥毫泼墨,诗兴大发,即兴赋诗一首: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流传甚广,被誉为千古绝唱。然而,李白在创作这首诗时,却遇到了一个难题。他写到了“白日依山尽”,却无法接着写出下一句。于是,他将笔搁在船板上,仰头望天,苦思冥想。

这时,一位老渔夫路过,见状好奇地问:“年轻人,为何搁笔不写?”李白回答:“这首诗的下一句我想不出来了。”老渔夫笑了笑,说:“我看你写得太好,不如让我帮你。”说完,他接过笔,挥毫写下:“黄河入海流。”

李白一看,顿时豁然开朗,感慨地说:“多谢老先生指点,我明白了!”于是,他将这首诗完整地写了出来,流传至今。

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传为佳话,成为李白搁笔典故。它不仅展示了李白卓越的才华,也表达了他在创作过程中虚心求教、勇于创新的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