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地理选一昼长夜长怎么算

地理选一昼长夜长怎么算

地理:如何看图求夜长和昼长 赤道上永远6点日出,18点日落,昼夜长短都是12小时。其他要计算,图上正午12点经线已经标了,b点所在经线与12点经线相差60度,经度差15...

地理:如何看图求夜长和昼长

赤道上永远6点日出,18点日落,昼夜长短都是12小时。其他要计算,图上正午12点经线已经标了,b点所在经线与12点经线相差60度,经度差15度,时间就差一小时,计算的时候东加西减,所以b点时间是8点,他在晨线上所以日出时间就是8点,日落时间就是16点。

图A地区常年四季昼长为12小时,故为赤道。图B地区冬至昼长大于12小时且无极昼极夜现象,同时这种题常取一些特征纬线,(非考试时可参照地图册验证)可知为南线。图C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且为冬至出现极昼,故为南极圈。图D地区一年当中只有极昼和极夜且夏至为极昼,故为北极点。

图中左侧是太阳光线 的来源,所以A在昼半球,B在晨昏线上。(注:晨昏线上的点都是日出或是落)由地球向东转将夜晚可得出B所在的是昏线。所以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处时间 为18:00.可推得A、B点的时间为16:00.昏线与南线的交点约占所在格的1/3(看的不是很清楚。

a所在点(经线和纬线相交),属于夜的占有4格,昼的占有8格。所以,a的昼为16小时,夜为8小时。

直射坐标(20°S,120°W) 晨昏线与70°N相切,120°W平分白昼 PQ, 直射点在南半球,P、Q均在北半球。且P点纬度低于Q点 M地昼长:14小时。 点M位于135°E,距离120°W有105°然后105x2=210为白昼的跨度,210/15=14小时就是白昼时长。

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此时地球处于近日点,那么此时我国北方是冬季(可以看一下课本地球的公转图)。北半球冬季是昼短夜长,这样我们就可以断出图中虚线西面的部分是黑夜,而东面的部分是白昼。而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所以图中的虚线是晨线(即由黑夜向白昼变化的线)。

地理的昼夜长短怎么算,例如,只知日出时

1、日出时间是测量地理位置昼夜长短的重要指标之一。计算昼长的方法是基于日出和日落的时间。一个简便的公式可以用来确定昼长,即:昼长 = 20:00 - 2×日出时间。这个公式适用于标准条件下,即在没有特殊天气或季节影响的情况下使用。举个例子,假如某地在当地时间5点观察到日出,那么可以利用上述公式计算该地的昼长。

2、计算公式:日出时间=12-昼长/2(或日出时间=夜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或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

3、根据公式昼长时数 = 日落时间 - 日出时间,计算得昼长为12小时。由于一天24小时中昼长为12小时,因此夜长也为12小时。示例二:根据纬度分布特点计算昼夜长短 已知某地位于40°N。根据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的原理,可以推断出40°S的夜长等于40°N的昼长。

4、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求昼夜长短 某地昼长=(12时-日出时间)2;某地夜长=(24时-日落时间)2;日出时间:晨线与纬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日落时间:昏线与纬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求昼长夜长公式

1、昼长计算公式为: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前后时刻需要一致,例如都是北京时间)。也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计算,即(12点-日出时间)×2或(12点+日落时间)×2。夜长计算公式为:夜长=(24:00-日落时刻)×2。这里需要注意,日落时刻指的是24小时制的时间。

2、进一步简化,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昼长=(12:00-日出时刻)×2或昼长=(12:00+日落时刻)×2。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式都是基于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的前提。与昼长相对的夜长,则是从日落时刻到次日日出时刻的时间长度。

3、白昼长 = 2 × (日落时间 - 12)。 在同一半球中,相同纬度的地区具有相同的昼长。然而,在南北半球中,相同纬度的地区昼夜长度是相反的。例如,如果40°N的昼长是15小时,那么40°S的夜长也是15小时。 在极昼区和极夜区,昼长分别是24小时和0小时。而赤道地区每天的昼长始终是12小时。

4、=(12:00-日出时刻)×2 =(12:00+日落时刻)×2 =24小时-夜长 夜长:=(24:00-日落时刻)×2 =夜弧/15 =(0:00+日出时刻)×2 =24小时-昼长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春分指向夏至:北半球是昼长夜短,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