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邀请”的成语有哪些
- 教育资讯
- 2025-11-10 06:23:20
- 2
.png)
表示邀请的成语 1、不请自来,不用邀请自己前来,多指不速之客;不速之客,速:邀请,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礼贤下士,解释: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
表示邀请的成语
1、不请自来,不用邀请自己前来,多指不速之客;不速之客,速:邀请,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礼贤下士,解释: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三顾茅庐,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借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诗酒征逐,解释:征逐,朋友之间相互邀请宴饮。
.png)
2、表示邀请的成语主要有以下几个: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地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或贤能的人。诗酒征逐:指朋友之间相互邀请宴饮,饮酒作诗,含有一种文雅而闲适的邀请意味。
3、综上所述,表示邀请的成语主要包括三顾茅庐、礼贤下士(间接理解)和诗酒征逐。这些成语各有特色,适用于不同的邀请场景和对象。
4、诗酒征逐:指互相邀约,饮酒作诗。出自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相征逐。” 不速之指桐罩客: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出自《周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草庐三顾: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
5、茅庐三顾,汉语成语,拼音是máo lú sān gù,意思是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出处: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6、表示邀请的成语主要有以下几个:三顾茅庐:原指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现借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诗酒征逐:指朋友之间相互邀请宴饮,饮酒作诗。
形容邀请的成语有哪些?
1、诗酒征逐:指互相邀约,饮酒作诗。出自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相征逐。” 不速之指桐罩客: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出自《周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草庐三顾: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
2、不请自来,不用邀请自己前来,多指不速之客;不速之客,速:邀请,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礼贤下士,解释: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三顾茅庐,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
3、表示邀请的成语主要有以下几个: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地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或贤能的人。诗酒征逐:指朋友之间相互邀请宴饮,饮酒作诗,含有一种文雅而闲适的邀请意味。
表示邀请的成语有哪些
1、不请自来,不用邀请自己前来,多指不速之客;不速之客,速:邀请,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礼贤下士,解释: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三顾茅庐,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借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诗酒征逐,解释:征逐,朋友之间相互邀请宴饮。
2、表示邀请的成语主要有以下几个: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地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或贤能的人。诗酒征逐:指朋友之间相互邀请宴饮,饮酒作诗,含有一种文雅而闲适的邀请意味。
3、综上所述,表示邀请的成语主要包括三顾茅庐、礼贤下士(间接理解)和诗酒征逐。这些成语各有特色,适用于不同的邀请场景和对象。
4、诗酒征逐:指互相邀约,饮酒作诗。出自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相征逐。” 不速之指桐罩客: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出自《周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草庐三顾: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
5、茅庐三顾,汉语成语,拼音是máo lú sān gù,意思是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出处: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6、表示邀请的成语主要有以下几个:三顾茅庐:原指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现借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诗酒征逐:指朋友之间相互邀请宴饮,饮酒作诗。
本文链接:http://www.hoaufx.com/jiao/1487191.html